

【四方a集運倉電話】11月8日,外國語學院舉辦首屆新文科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高端論壇,進一步推動新文科建設背景下的一流本科專業建設,創新人才培養路徑,來自全國各高校的近500位學者在線參會。
副校長姚軍出席開幕式並致辭,介紹學校概況及發展成就,指出我校學科、學位點、專業、課程四位一體的新文科發展之路,強調做強一流本科、建設一流專業、培養一流人才,希望各位專家對我校新文科建設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,以此次論壇為契機開啓新文科建設的新篇章。
本次論壇邀請國內9位外語專業領軍學者在線探討“新文科”背景下外語類一流本科專業建設及外語專業人才培養的前瞻性話題。寧夏大學周震教授圍繞“建什麼”“缺什麼”和“怎麼辦”三個核心問題,論述“新文科”背景下外語專業人才的創新培養;北京語言大學王立非教授從產業發展、學科體系、就業需求三方面的需要出發,探討新文科背景下建設語言服務學科的背景、方向、重點、課程體系設計、課程羣構成及語言服務教育體系框架;北京師範大學程曉堂教授從申報一流專業建設點的基本條件入手,闡述建設一流本科專業的指導思想、專業定位、學科基礎、保障體系、成果體現等核心問題;北京語言大學張寶鈞教授從“什麼是新文科”入手,介紹新文科建設創新應涵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、學科研究範式創新及文科評價體系創新,指出卓越外語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路徑與方法;河北師範大學李正栓教授以《英美詩歌賞析》課程為例,總結促進課程建設可持續發展的6大因素,包括教師投入、政治方向、學生參與、校院支持、團隊協作、評委賞識等方面;四川大學王欣教授以川大外國語學院為例,探索新文科背景下一流專業內涵建設模式、教與學的新型關係及人才培養創新模式;四川大學石堅教授從新文科理念《國標》《指南》入手,指出外國語言文學學科“讀寫思辨(辯)創”的定力與定位,強調大學是燈塔,教育為未來;天津外國語大學王銘玉教授認為新文科建設是一場文科的革命,圍繞新文科產生的六大背景,闡述新文科的三種增長方式、三種增長機理、五個重要特徵,提出新文科建設的五條途徑、五項舉措和五項行動;華中科技大學徐錦芬教授從新文科建設的背景出發,提出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必要性及基本內涵,並結合實例探討將課程思政融入外語類專業課程教學的具體路徑。
此次論壇還邀請到北京師範大學苗興偉教授、中國石油大學(北京)趙秀鳳教授、山東師範大學王卓教授、曲阜師範大學盧衞忠教授、山東農業大學翟紅華教授作為嘉賓主持。
外國語學院院長毛浩然教授認為,本屆“新文科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高端論壇”為國內高校一流外語類本科專業建設提供了有益借鑑,有助於增進我校與各兄弟院校的溝通與協作,共同探討新文科背景下一流本科專業建設的模式與路徑。同時,擴大了新成立的外國語學院在外語學科領域的學術影響力,對外國語學院做好“十四五”規劃及一流本科專業建設等工作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。